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是我國高校最早開展計算機研究的基地之一,是信息科學領域科學技術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有60余年的發(fā)展歷史,近年來,學院圍繞重慶大學“堅持提高教學質量、走內涵發(fā)展道路”的總體思路,通過匯聚學術隊伍、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科基地、促進學科交叉,已發(fā)展成為具有博士、碩士、本科完整的教育結構,現擁有“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 “211工程”和 “985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籌建了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軟件理論與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軟件研發(fā)技術中心等多個研究基地。學院設有計算智能與信息安全、網絡和網絡關鍵技術及應用、模式識別與信息處理、軟件及應用技術、智能技術與服務五個研究所。2017年1月計算機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2019年學院有教職工118人,在校碩士生535,博士生99人、本科生120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8人,教授32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43人。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才”1人,“全國優(yōu)秀博士后”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入選者9人、重慶市“322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巴渝學者1人,重慶市杰青2人,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人計劃”人選5人。
計算機學科有計算智能與信息安全、機器學習與跨媒體感知、智能網絡與先進計算、大數據智能與服務計算等四個方向。2010年學院人工神經網絡研究領域在全球ESI排名中列第12名。學院目前是《小波、多分辨分析及其信息處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JWMIP))國際期刊掛牌單位,是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重慶市計算機學會的掛靠單位。
答重慶大學在職研究生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招生的,2024年招生專業(yè)有MBA、工程管理專碩(MEM)、MPA、MPAcc、電子與信息、廣播電視、工業(yè)工程、電影,學制3年、學費區(qū)間3~12.9萬,一年1~4.3萬。
答目前我們進行重慶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是有兩種方式的,而且通過這兩種教育方式我們可以獲得三種不同證書,這兩種方式分別是五月同等學歷申碩和專業(yè)碩士,可以獲得的證書有三種,分別是結業(yè)證書、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
答通過報考在職研究生,有以下就業(yè)優(yōu)勢: 1、增強自身競爭力現在大學生太多,競爭壓力太大了。在工作中想要脫穎而出,學歷會有一定的要求,選擇讀研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職人士無法全日制讀研,所以選擇在職研究生。 2、可以獲得名牌大學證書在職研究生中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方式,與普通全日制統(tǒng)招研究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需要入學考試,就可以入讀各大名牌大學,而且通過學習后申碩,可以獲得名牌大學的在職研究生證書,名校的證書社會認可度是非常高的,對于工作有很大作用。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