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前身為湘潭大學建筑工程系。1994年湖南省教育廳批準同意我校增設建筑工程本科專業(yè),同年組建建筑工程系;2004年1月,建筑工程系與原流變力學研究所合并成立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2022年6月原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更名為土木工程學院。
學院設建筑工程系、道路與橋梁工程系、地下建筑與工程系、測繪工程系和實驗中心,現(xiàn)有教職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實驗師4人(高級實驗師2人)以及行政管理與輔導員11人(校聘3人)。76%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講師14人。學院目前形成了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人) 為學科帶頭人,以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1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師 (1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 (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 (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 (1人) 及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 (7人) 為中堅力量的科研教學團隊,2019年獲批由院士牽頭的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創(chuàng)新團隊。學院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能培養(yǎng)土木水利專業(yè)碩士,與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共建力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專業(yè)2020年獲批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yè),2021年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有效期6年),2022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近五年來,學院形成了以院士為學科帶頭人的高水平科研教學團隊圍繞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研究,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f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大專項、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省重點研發(fā)等課題,立項總經(jīng)費超過5千萬,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學科方向與優(yōu)勢特色形成了道路與橋梁工程安全評估及智能監(jiān)測、新型結構體系設計理論與應用、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建筑可持續(xù)與節(jié)能新技術、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理論和應用等研究方向。在巖土工程研究的同時,積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深度參與國家和省級重大專項,在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定量聲學無損評價、建筑可持續(xù)與節(jié)能新技術等方面,做出了意義重大的研究成果和工程裝置。2004年學院作為主席單位組織召開了4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Rheology。2018年學院承辦了第六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并協(xié)辦了第十五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2019年學院協(xié)辦了第十六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
學院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平臺,建設有巖土力學與工程安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結構動力學與可靠性分析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基礎力學與建筑工程湖南省基礎課示范實驗室、力學與工程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高校特色優(yōu)勢學科實驗室;擁有基礎力學與建筑工程實驗室、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實驗室、建筑結構實驗室、道路與橋梁工程基礎實驗室、房屋結構專業(yè)教學實驗室、測繪工程實驗室6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及土木工程省級研究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基地。
近三年,我院學子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70余項、省市級獎項80項。在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非數(shù)學類)國家A類賽中,斬獲國家一等獎3項;在(BIM)應用技能大賽中獲綜合應用一等獎,團體二、三等獎。在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大學生測繪綜合技能大賽等學科競上也表現(xiàn)優(yōu)異。學院年均保送比例10%左右,畢業(yè)生升學率27%,雙一流高校所占比例為89%左右,重點升學院校有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東南大學等名校。學院就業(yè)率97%以上,就業(yè)率以及薪酬待遇一直保持全校前三。80%以上畢業(yè)生年薪收入10-18萬左右,就職于中建、中交、中鐵、保利長大等大型國企及行業(yè)領軍企業(yè)。
答湘潭大學在職研究生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招生的,2024年招生專業(yè)有MBA、法律(非法學)、MPA、法律(法學)、社會工作(MSW)、旅游管理(MTA)、機械,學制3年,學習年限3-5 年,總學費3~5.4萬,一年1~1.8萬。
答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在職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nèi),以在職人員身份,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教育的一種類型。
答依據(jù)報考類型的不同,在職研究生的報名入口有所差異。1.同等學力報考可以聯(lián)系招生院校進行報名,申碩考試的報名需要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wǎng),需要在1月份進行網(wǎng)上注冊,3月份進行網(wǎng)上報名繳費,5月份打印準考證參加考試。2.非全日制需通過初試和復試才有機會入校學習,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起的考試,時間、內(nèi)容難度都是一樣的。需要登錄“研招網(wǎng)”即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進行報名,報名時間為10月份,11月份進行現(xiàn)場確認,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入口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