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燈看紅樓 古典文學蘊一生 ——北大匯豐耦耕讀書會之二十四
來源:北大匯豐商學院
時間:2019-11-07 15:55:33
對于新時代的讀者群體來說,在這個讀物逐漸豐富與開放的時代,古典文學可能會貫穿某些人的一生。不少讀者兒時便開始淺讀文學名著,年級稍長再次翻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斷地發(fā)現(xiàn)蘊藏在古典文學里大量的有趣、有用、有讀之物。2019年10月30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聯(lián)手《騰訊·大家》為廣大師生與讀者推出了新一期的耦耕讀書會。此次讀書會由南京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騰訊·大家》專欄作家、《文匯報》專欄作家劉曉蕾老師,以《水滸傳》、《金瓶梅》以及《紅樓夢》三本古典名著為開題點,為我們講述“那些藏著我們所有的人生的古典名著”。
劉曉蕾老師現(xiàn)任北京理工大學教師,由其執(zhí)教的《紅樓夢漫談》(后改為《紅樓夢導(dǎo)讀》)通識課往往人滿為患,其個人也多次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公共課教師”。在多年的執(zhí)教與自身閱讀的經(jīng)歷中,劉曉蕾老師最喜愛《紅樓夢》和《金瓶梅》,并認為此兩書各有千秋,它們代表了中華文明的不同階段??偟恼f來,《金瓶梅》記錄了我們的過去和現(xiàn)在,而《紅樓夢》則闡述了我們的未來,解答了“什么樣的人生值得一過”的千古大哉問。如果從我們社會的文明演進的角度去看,這兩本書在歷史上都扮演著獨特的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
劉曉蕾老師先從《金瓶梅》一書談起,認為其是一本非常嚴肅的書,嚴肅到會使讀者掉眼淚的地步。在最初,劉老師談到了《金瓶梅》與《水滸傳》的關(guān)系,前者并沒有因為延用后者的角色而顯得沒有原創(chuàng)性,前者借來后者的一些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而最終使得人物、情節(jié)更加飽滿與貼近現(xiàn)實社會。接著老師講述了《金瓶梅》里面所描繪到的全面皆商的社會,該時期商業(yè)活動的豐富多彩。除了做生意的小商小販,還有專為人做媒的媒婆媒嫂、為人算命的先生,還有需要高情商的幫閑。只有當一個社會有了足夠正常的、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在其中生活的人才會有金錢與自由,才會有可能來建設(shè)精神文化。這也是劉曉蕾老師總結(jié)的“金錢給人尊嚴與自由?!?/p>
之后劉曉蕾老師談到了《金瓶梅》中的“死亡事件”。相比較于《水滸傳》與《紅樓夢》,《金瓶梅》中描繪的死亡更為慘烈與富有悲觀氣息。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死亡往往是悲傷、難過,令人喪失斗志的。而在西方的哲學世界里,死亡卻是一件非常嚴肅與深刻的事情,每個人都需要為死亡做好準備。劉曉蕾老師特別提出,對于人生人要自知“有限”,在有限的生命中以更積極的狀態(tài)生活,才能更為坦然地去面對死亡這個話題。
《水滸傳》為大家講述的是一個極度不正常的社會,《金瓶梅》是一個正常但是是一個缺乏精神高度的社會,《紅樓夢》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可貴的大觀園。大觀園里有兩類人,一類是有用之人,比如王熙鳳和探春,都具有高度的專業(yè)精神,想在現(xiàn)實層面有所作為;另一類是無用之人,比如寶玉和黛玉,她們在精神層面上豐饒而高遠、無用而美好,讓我們看見愛、美和自由。讀《紅樓夢》會讓我們對人性、對生命有更加美好和溫柔的體會,也有更加感同身受的能力,讓我們相信我們?nèi)说纳强梢愿用篮玫摹?/p>
劉老師的分享在大家的戀戀不舍中結(jié)束了。在交流環(huán)節(jié),有讀者問到,《水滸傳》與《金瓶梅》兩部小說是虛構(gòu)的,那他們?yōu)槭裁磿懲瑯拥娜宋铮吭诓煌臍v史背景與社會現(xiàn)狀下為什么會寫同樣的西門慶、潘金蓮呢?劉老師認為主要原因是《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先生認為這個故事本身就很有趣,想要繼續(xù)或者說更為豐富地寫下去。實際上,雖然《金瓶梅》以這個故事原型開頭,但是與《水滸傳》完全不一樣,前者給了讀者更多地去考量人性的空間,也讓我們看到一樣的事情有著完全不同的寫法。
也有讀者發(fā)問到,世間是否存在有用又美好的事物?有用和沒用的定義又是什么?老師結(jié)合《紅樓夢》的人物進行了回答,有用當然是美好的,而且一個社會之所以能夠存在無用而美好的空間,正是因為那些有用而美好的人的努力。一個無用而美好的世界不會建立在一個非常貧瘠的土壤之上,一定有精神基礎(chǔ)在支撐著它。所以有用而美好非常好,無用而美好也非常好。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在讀書會的最后,北大匯豐商學院公關(guān)媒體辦公室主任、經(jīng)濟金融網(wǎng)主編本力老師代表所有的讀者朋友致以劉曉蕾老師衷心的感謝,也希望各位師生、讀者下次可以再聚耦耕讀書會,一同交流、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