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沿革
追溯歷史,學院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電子系,2020年更名為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目前學院擁有自動化專業(yè)(2004年開始招生)、智能裝備與系統(tǒng)專業(yè)(2021年開始招生,自動化大類下的新工科專業(y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2013年開始招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ISEC項目)(2023年開始招生)。2005年獲得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24年獲批能源動力專業(yè)學位碩士點。
自動化專業(yè)于2022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023年排名位于遼寧省高校第6位,遼寧省省屬高校第3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于2022年獲批遼寧省一流專業(yè),2023年排名位于遼寧省高校第14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2014年成為遼寧省一流學科,2016年起連續(xù)進入ESI全球學科前1%,2018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前50強(國內有11所高校進入前50強),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2023年位于全國85位,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2023年位于全球76-100位,是我校連續(xù)三年躋身全球前100名中唯一學科。近三年邱均平排名中學科連續(xù)三年位于省內前4名。
2、師資簡介
學院擁有國家級領軍人才2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2人、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球高被引科學家5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3人、遼寧省特聘教授2人、獲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稱號1人、遼寧省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個、博士生導師5人等高水平師資隊伍。
3、教學與科研成果簡介
學院擁有1個省級虛擬仿真示范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三年,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及以上一流課程9門,遼寧省首批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項,省教改立項7項,教育部產學研項目14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5項,其中,獲中國自動化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被CCTV13、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報道。近三年,獲省部級及以上項目1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師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154篇,被SCI檢索120篇,其中SCI一區(qū)37篇,SCI二區(qū)36篇,2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專著3部。授權發(fā)明專利4項,成果轉化9項,金額共計195萬元。
4、人才培養(yǎng)
近三年,學院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67項,其中國家級14項,省級15項,校級38項。獲學科競賽獎項447項,其中省級及以上獎項216項,包括國家級一等獎1項。在第十八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國家級三等獎,是學校歷史上的突破。學院研究生培養(yǎng)成果突出,近三年研究生考博率均在50%以上,考博率位列學校第一。2023屆出現(xiàn)2個考博學霸寢室,被錦州日報、遼寧衛(wèi)視、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報道。近五年獲遼寧省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5篇。
5、學生就業(yè)與學生管理
近年來,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初次和年終就業(yè)率均名列前茅,研究生就業(yè)率均為100%,考博率50%以上。學院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就業(yè)工作先進單位”。學院被評為“學風建設示范單位”。2024屆考研上線和推免共計31人,考研率達19.7%。此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年均考取國家電網10人以上。學院落實“黨員學風督導”制,打造學風建設品牌,全院學生無安全責任事故發(fā)生。
答渤海大學在職研究生主要有同等學力,通過該院校同等學力,學員若符合申碩條件,就可以參加同等學力申碩考試,考試通過就有機會獲得碩士學位證書,該證書通過學信網是可查的,因此報考渤海大學在職研究生是靠譜的。
答渤海大學同等學力申碩:申請人需要參加外國語和學科綜合的考試,每門考試滿分為100分,60分及以上視為合格。報名時間在每年的5月,考試時間則在次年的3月。2 渤海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參加全國聯(lián)考,考試科目數(shù)量和類型因專業(yè)而異,一般在兩到四科之間。報名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10月底。
答含金量高!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國家認可在職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都是國家認可的,也就是說在認可度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而且在職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和培養(yǎng)標準是相同的,所以說如果大家想參加研究生考試但是時間上又不是特別充裕的話,在職研究生確實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