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專業(yè)辦學歷史悠久。1921年建校之初就設立了社會學本科專業(yè),并成立了歷史社會學系,是國內(nèi)最早的社會學系之一,顧頡剛、容肇祖、史祿國等學者都曾在我校任教。1931年,著名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林惠祥任歷史社會學系主任,自此社會學和人類學得到長足發(fā)展。1951年,當時的中央高等教育部批準廈門大學建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的人類博物館。1981年,在廈門大學成立了“中國人類學學會”。1984年,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和人類學系相繼成立,廈門大學自此成為國內(nèi)人類學研究的重鎮(zhèn)。1993年,廈門大學在哲學系設立社會工作專業(yè),2000年正式在人文學院設立社會學系。2018年11月28日,廈門大學整合相關學科資源,以原隸屬于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原隸屬于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人口研究所和隸屬于人文學院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為基礎,批準成立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2019年3月23日,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正式揭牌。
社會與人類學院下設3個系和2個研究所,分別為社會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和人類學研究所。社會與人類學院擁有一支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jié)構(gòu)合理的師資隊伍,現(xiàn)有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12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20人,助理教授14人。擁有社會學和考古學(與歷史系共建)2個博士后流動站,社會學和人類學2個博士點;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人口學、社會工作(專業(yè)學位)5個碩士點以及社會學、人類學、社會工作3個本科專業(yè)。
答通過同等學力申碩方式進行院校學習,學員是沒有升學考試的,只要是滿足一定學歷水平要求的人員,提交的各項信息審核之后就可以辦理入學手續(xù),等待每期班的開課時間。因此,想要參加學習的人員,不需要擔心考試難度問題。進行院校課程學習期間,拿到資格證明的人員,還要參加申碩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外國語和學科綜合都是60分及格通過制的形式,難度是比較小的。
答廈門大學在職研究生學費一般來講在6000元-12000元左右,這個學費是在考試成績通過后,根據(jù)當年學校規(guī)定的學費為準交納,有的是要一次性繳清,有的可以分三年繳納!
答廈門大學在職研究生有同等學力和專業(yè)碩士兩種報考方式,以同等學力的方式報考可以免試入學;以專業(yè)碩士報考需要參加全國聯(lián)考和院校復試兩次考試。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