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院是重慶師范大學最早設立的院系之一,至今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2004年6月由化學系更名為化學學院。現(xiàn)有化學(師范)、材料化學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yè);有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4個二級學科方向;有納米物理與化學、化學生物學、光電材料化學3個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學科教學(化學)1個專業(yè)型碩士學位點;化學學科為重慶市“十三五”重點學科,化學專業(yè)為重慶市本科高等學?!耙涣鲗I(yè)”。近年來先后獲得重慶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重慶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黨組織等多項集體榮譽。
化學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6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0人。其中具有國家級人才稱號—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1人,省部級人才稱號9人次。其中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全國優(yōu)秀教師、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科技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獲得者、巴渝學者等大量優(yōu)秀人才,多數(shù)教師具有國外院校的留學經(jīng)歷。
學院建有“活性物質(zhì)生物技術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綠色合成與應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無機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板式SCR脫硝失活催化劑清洗再生技術國際合作研發(fā)中心”等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以及“重慶市高等學校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慶市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部級教學實踐平臺,擁有1個“高級化學品綠色合成與應用重慶市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
近年來我院教師共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余項。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Coord. Chem. Rev.等國際期刊發(fā)表SCI論文多篇。獲重慶市自然科學獎3項。
學院長期注重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近年來學院獲批校級教學團隊2個;承擔各類教研教改項目20項,其中市級項目7項(重大項目1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1項,重慶市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研成果獎35項;發(fā)表了教學改革論文110篇,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2部;還建設有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重慶市雙語示范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近三年,學生在國家級和省、市級各項比賽中獲獎21項,其中國家級14項;發(fā)表學術論文共48篇,其中SCI論文25篇;發(fā)明專利2項;獲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3項,市級立項12項。此外,學生的就業(yè)率、考研率近年來穩(wěn)居學校前列。
學院學生工作長期堅持“兩個帶動”即“黨建帶動團建”、“黨建工作帶動學生工作”的思路,開創(chuàng)了結合我院實際而又富有特色的學生工作新局面。黨員承諾制、黨員“1+1”活動已成為學院的品牌活動,曾被《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報道。學院學生的課外科普項目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網(wǎng)等諸多媒體采訪和報道。
答目前,重慶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主要有三種報考方式,分別是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作辦學碩士,不同的報考方式,考試也不同。其中同等學力申碩是可以免試入學的,后期參加的考試主要是院校結業(yè)考試和全國申碩考試。
答依據(jù)報考類型的不同,在職研究生的報名入口有所差異。1.同等學力報考可以聯(lián)系招生院校進行報名,申碩考試的報名需要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wǎng),2.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需通過初試和復試才有機會入校學習。需要登錄“研招網(wǎng)”即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wǎng)進行報名,報名時間為10月份,11月份進行現(xiàn)場確認,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入口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答重慶師范大學在職研碩士學位證書對在職人員來說用處是非常大的,很多工作一段時間的在職人員想要通過在職教育進行深造,從而達到升職加薪,職稱評定的目的。在職人員工作后都會自主的想要學習,社會壓力在不斷增加,想要在職場中更好的發(fā)展,就要不斷的進行自我深造。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